海外咨讯[能源]
国际上新一轮核电站建设高峰即将来临
2005-9-16 13:18:00


  核电站自问世以来,因技术等方面的原因,曾发生过几起事故,其中,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较为严重,造成了较大的损失。所以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,美国和欧盟国家均停止了核电站建设,美欧国家原制定的一些核电站的建设计划,都纷纷被搁置。欧盟发达国家曾一度出现对核电站“谈虎色变”的恐惧感。美国自1977年就完全中止了原制定的核电站发展计划。

  近两年,国际油价持续走高,而且今后也难以期待有较大的回落。因此,无论是欧美发达国家,还是发展中国家,均为应对高油价负担,纷纷制定本国电力发电结构调整政策,修建核电站,扩大核电发电比重,解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问题。

  美国彭博新闻公司(Bloomberg)最近援引国际能源机构的市场调查分析报告资料说,今后,全球将迎接新一轮的核电站建设高峰,预计在2030年前的25年中,全世界在核电站建设领域,包括核电站的一系列成套设备、交通运输设施、一整套配套附属设施建设、土木工程建设、钢材和水泥等主要建材的投入等,总投资需2000亿美元以上。在这一轮全球性的核电站投资建设高峰期,美国是欧美发达国家中的发起人和带头者;而在发展中国家,中国是一贯坚持发展核电电力的大国。最近,印度也表示要发展核电电力,巴西也制定了核能发电计划。

  美国总统布什今年上半年连续两次强调美国建设核电站的重要意义,认为这是解决能源和电力困难的重要措施。6月下旬,布什总统直接到马里兰州的核电站视察。他在电站发表的讲话说,美国的能源战略调整任务是要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程度,因此要重新启动核电站建设计划。美国政府将拟定具体方案,向国会提出建议,将核电站建设列入议事日程。《今日美国》对此评论说,美国的核电站建设计划已经冻结了近30年,布什总统今年已经几次提出重新启动核电站建设计划,意味着美国要带头“解冻”


    

 

  [关闭本窗口]